今年以來,廣東省、廣州市接連出臺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相關政策,足見對產業發展重視程度。為此,南都智能汽車產業生態課題組對廣州如何打造相關產業鏈展開深調研。近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陳鍵華接受南都記者專訪,對廣州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思路、當前推動混行試點路徑等話題進行解答。
探索建立城市的智能出行政策體系 據陳鍵華介紹,廣州汽車產業有比較好的基礎,產值比重占規上工業總產值近30%。為保持汽車產業的發展優勢,廣州相對較早關注到智能網聯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倒逼汽車產業變革,產業部門對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思路也在調整?!拔覀儾蛔非鬅o人駕駛技術完全替代人工駕駛,實際上只要能讓民眾出行更便利、更安全,交通效率更高,那廣州做這件事就很有價值?!标愭I華說。 此外,從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綠色發展目標來看,一方面智能網聯與電動汽車天然結合在一起,可以促進電動汽車推廣;另一方面智能網聯也可以改變出行方式、優化交通效率,達到低碳出行目標。兩相結合可能會產生一個較好的“化學反應”。 因此,廣州現在重點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首先是為了方便人們出行,另一個是為了“雙碳”目標的實現。 相比其他城市,廣州推動重點有何不同? “廣州提出的發展路線其實跟其他城市都不太一樣?!?陳鍵華介紹,“我們更多關注的是車輛上路后,人工駕駛和自動駕駛混行在一起時該怎么管理,如何通過政策去引導促進兩者更好地融合,提高出行安全和效率,而不是相互沖突反而導致出行效率下降?!?/span> 今年7月,廣州推出了自動駕駛混行試點政策。據陳鍵華介紹,這是廣州現在以及未來一段時間主推的重點,政策目標是把廣州打造成一個大型的人工駕駛與自動駕駛混行的城市試驗場,“這意味著我們不單是為了摸索自動駕駛落地的商業化模式,更是在積極探索建立城市的智能出行政策體系,積極為國家打造城市樣本?!?/span> 廣州混行政策分三步走 陳鍵華介紹,自動駕駛混行試點本質目標在于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出行從“量變”引發“質變”。 據陳鍵華介紹, L4級別點對點自動駕駛技術,跟網約車運行模式非常類似,可替代人工駕駛的模式比較明顯。 “現在主要是量的問題?!彼f,目前自動駕駛出租車都需要配備安全員,這會造成一輛車的運營成本比普通網約車成本還要高,所以現階段替代的商業邏輯還不通。 有關專業研究機構曾做過測算,在自動駕駛混行比例達到30%以上、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就可以嘗試取消安全員?!斑@樣自動駕駛網約車的運營成本就會比普通網約車低,它的商業邏輯就完全走通了?!标惤ㄈA說道。 由于交通系統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因此,廣州混行試點政策整體可能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是要推動相關試點區建立混行試點的政策、標準體系,促進試點工作早落地,第二步是提升運營車輛的投放量,第三是在試點區試點初見成效后,爭取把相關區串聯起來,使之形成一條范圍更廣的試驗區,這樣,混行政策的效果就會上一個臺階。 據悉,目前廣州市結合混行政策已推出了第一批9個示范應用場景,接下來,廣州也在研究相應的申報指南,將對參與場景應用、符合技術指標的企業進行補貼。 緊抓核心環節,人才是關鍵 汽車產業鏈較長,廣州如何發力?陳鍵華認為,從傳統汽車產業鏈來看,整個供應鏈體系已經比較成熟,比如像博世、大陸這些企業,都有幾十年的積累,廣州在這上面發力并沒有優勢。廣州肯定是希望抓住汽車產業鏈新的關鍵點,比如智能網聯其實是和汽車電子、軟件高度相關,這也是前沿、創新、高端的環節,所以廣州更希望能在這些環節形成優勢產業。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是電池成本最高,下一步有可能就是汽車電子和軟件成本占比最高?!标愭I華介紹,對于廣州來說,當前仍處于窗口期。據介紹,目前智能網聯汽車的整個產業鏈體系還在形成中,即使是現在自動駕駛企業使用的很多傳感器、控制芯片等,其實基本上也都不是車規級的產品。 因此,廣州當前一個很重要的產業鏈招商思路就是找到自動駕駛企業上下游環節的關鍵企業,吸引它們來到廣州落地并實現產品車規級,從而在未來的智能網聯產業市場中搶占先機。 這個過程中,人才和創新很重要。陳鍵華認為,目前全國甚至全球的智能網聯人才數量都很緊張。廣州對此提前布局,近幾年在智能網聯方面發展路測、吸引企業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吸引人才,在招商引資時能帶來多少研發人員、項目要進行多大的研發投入都是重要的指標。 比如華為在建的廣州研發中心,預計將有上萬名研發人員,而且會以智能網聯汽車方向為主。接下來汽車電子方面也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才來廣州。同時,廣州也希望依托廣汽研究院和廣東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能夠把本地的一些高校和研發資源整合起來,共同支撐產業鏈的創新需求。 引導培育龍頭企業開放生態
今年6月,廣州市正式啟動“鏈長制”,希望“鏈主”企業,支持構建融通發展。
陳鍵華表示,“鏈主”引導整個產業鏈更加開放、形成生態,一方面政府會加以引導,另一方面實際上對企業來說也有好處?!懊鎸Ξ斍暗闹悄芫W聯發展,其實很多車企都在思考,原來那種封閉的供應鏈能不能適應未來,很多也愿意一起去培育起開放的生態?!?/span>
據了解,由于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中很多相關產業鏈環節已經不是傳統汽車產業的范疇,更多的是電子產品,比如芯片、軟件等,有很多領域跨界融合。例如芯片如果完全由一家車企自己去投資,既沒有優勢,資金投入也遠超過企業承受能力,所以生態協同是關鍵。
以廣州市的部分車企為例,因為目前智能網聯產業鏈企業的估值各方面與傳統的零部件企業有很大區別,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快,整車企業不再追求完全控股產業鏈企業,而是更多通過組建基金等方式進行投資參股。
在質量、成本、交付期等符合的情況下,將訂單提供給企業,提升企業的估值,與企業共同成長實現雙贏。在這個過程中,智能網聯產業鏈企業通過估值提升,不斷融資加大力度投入研發,培育出的新技術優先提供給股東方使用,使股東方通過搭載新技術確保產品具有一定技術領先性,同時反哺公司改善產品,最終實現將產品推往更大的外部市場。